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安徽省如何促进“皖货出海”?记者日前走访了滁州、蚌埠、宣城、池州、安庆等地,探寻外贸新亮点,感受外贸强韧性。
近日,在位于滁州市来安县的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为即将交付的一批出口东南亚的光伏组件订单忙得热火朝天。焊接、层压、EL测试、装框、装接线盒、IV测试、成品检验,一摞摞打在木质栈板的光伏组件整装待发。
“海关得知我们公司的出口需求后,指定专人对接,从办理流程、所需单证资料、标签及包装要求等方面对我们逐一进行指导,关员加班加点验放货物,使我们的产品能够及时通关,发往国外。”公司关务黄维维对记者说。
今年上半年,我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219.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51.7%。其中,滁州市“新三样”出口27.2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增长94.3%,分别比全国、全省同期“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速快32.7个和42.6个百分点。滁州市“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占全省“新三样”产品出口总值的12.4%,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占同期滁州市出口总值的15.1%,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6.4个百分点,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达66.5%。
据合肥海关所属滁州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崔磊介绍,滁州“新三样”中太阳能电池出口27亿元,增长94%,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99.2%;“新三样”对欧盟出口21.5亿元,增长98.2%,占79%;对64个“一带一路”沿线%。此外,“新三样”出口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效应明显,晶科能源、秦能光电、东方日升等5家企业太阳能电池出口值,占滁州市全部太阳能电池出口总值的91.1%。
“汽车及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滁州市支柱产业之一,鼓励、扶持滁州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打造具有滁州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将为外贸出口增添新动能。”崔磊说。
为支持“新三样”扩大出口,滁州海关提升通关速度,对太阳能电池出口企业分类实施“即报即出”“即报即检”业务,优化锂电池出口危险包装申报流程,压缩出口产地检验时长。为光伏企业量身定制“两步申报”“提前申报”、原产地智能审核和自助打印等通关全流程服务包,实现“秒报秒放”“货到即走”。同时,畅通沟通渠道,搭建关企沟通平台,专人跟进解决太阳能电池原材料、锂电池、汽车滚装出口等归类审价、税收优惠政策运用,指导企业在各类贸易协定中科学选择“最优享惠组合”。
近日,蚌埠中恒商贸城市场采购组货仓内一片繁忙景象。看着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车缓缓驶出,蚌埠市坤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松和记者说,公司的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等商品主要销往韩国、阿联酋,基本都是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今年以来,该公司以此方式出口货值已超过5000万元。
作为省内首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蚌埠中恒商贸城自2021年开展市场采购贸易业务以来,有效解决了商户“单小、货杂、品种多、无增值税发票”等贸易难题。
“市场采购贸易享受国家支持的通关便利、免增值税、收汇灵活等政策优势,更简化的通关手续、更便捷的通关条件、更低的出口成本,极大的提升了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竞争力。”蚌埠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蚌埠中恒商贸城入驻商户增至4000余家,累计培育三类经营主体(供货商、经营者、采购商)650余家、生产型企业1400多家。今年上半年,蚌埠市以市场采购方式出口30.5亿元,增长97.3%,占外贸出口比重超4成。
为助力更多小商品走向“大舞台”,蚌埠市积极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模式;蚌埠海关不断推进市场采购贸易监管创新改革,实行“日清周结月盘点季分析”工作机制,提供接单、查验、放行一站式服务,压缩现场业务办理时间25%以上;蚌埠中恒商贸城建成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综合服务中心、运营出口产品展销中心,为全省“市采”参与主体提供全流程服务。
位于宣城市的安徽婉饰琳家纺有限公司主要是做外贸出口业务,自2015年“试水”跨境电子商务后,主要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700万美元。
“目前,我们走的是传统外贸与跨境电子商务相结合的道路。”7月31日,公司跨境运营主管刘奎对记者说,综试区的成立,让宣城跨境电子商务的软硬件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有助于公司加强外贸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发挥行业的集聚效应,将企业做大做强。
自2022年2月中国(宣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成立以来,宣城市跨境电子商务高歌猛进,今年上半年,该市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实绩企业112家,交易额达到11.5亿元,居全省第四位,跨境电子商务带动企业未来的发展效应逐步增强,为该市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正式开行后,打通了国际物流运输“大动脉”,将“出海口”搬到了企业的“家门口”,为宣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物流体系支撑。
宣城市商务局副局长唐桂武和记者说,截至目前,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到发集装箱突破2.3万TEU,节约物流费用1000余万元,降低国内运输段成本1/3以上,有效促进了该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目前,该市正全力发展多式联运,除了积极加强与宁波舟山港合作,还开通宣城至上海港海铁联运线路,加快宣城定埠港和宣州综合码头建设,跟踪芜宣机场空港建设。
该市还不断加快海外仓建设步伐,已建设和使用海外仓26个。其中,中鼎密封件、婉饰琳两家企业的3家海外仓已成功上线“海外智慧物流平台”。
近日,一艘装载着4660吨玉米的货轮停靠在安庆长风港,有序卸货。这批进口货物在通关一体化政策下,通过不见面查验、无纸化转关等多项便利举措,大幅压缩货物通关时间,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我们的货物自南通海关转关,现在只要5个工作日。”货物采购方——安徽年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兆明告诉记者。
近年来,安庆海关不停地改进革新监管举措,提高企业通关效率。安庆港实现“直装直提”,免去集装箱在港区堆存与多次装卸的环节,尽力压缩进出口货物的港区堆存时间,实现货物快速进出口以及提货作业无纸化、信息化。
“安庆海关不断优化长三角区域水路物流海关监管,提高水路物流运作效率。自‘离港确认’模式推广以来,帮助企业每集装箱物流成本节省150至200元,缩短物流时间2至3天。”安庆海关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安庆市进出口总值263.7亿元,同比增长63%,外贸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池州市聚焦外贸企业通关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靶向施策创新监督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压缩整体通关时间。该市着力促进进出口物流畅通、跨境贸易便利化、企业减负增效、外贸创新发展,积极指导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验收。同时,持续释放“两步申报”“直提直装”、RCEP等政策红利,率先签发全国首批、全省首份RCEP项下输菲律宾原产地证书,助力池州外贸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该市进出口总值68.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6个百分点。(记者罗宝 孙言梅 张敬波 陈成 徐建)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安徽省如何促进“皖货出海”?记者日前走访了滁州、蚌埠、宣城、池州、安庆等地,探寻外贸新亮点,感受外贸强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