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接受央视采访资料留存国家档案!海宁这个家庭上榜浙江“最美家庭”!

时间: 2024-06-04 03:32:42 |   作者: 托盘案例

  钱塘江畔,鱼米之家,夕阳西下话桑麻;灯影流转,小儿嬉闹,指尖皮影显神话;慈母弄针,严父莳花,家庭和乐勤书画……一幅幅美好图景,无不讲述着长安镇(高新区)老庄村

  张英清一家六口人,父母辈一个爱皮影,一个爱女红;张英清喜欢机械修理和小发明制作,妻子爱种花;在家庭氛围影响下,女儿爱阅读和绘画,小孙子喜欢做各种手工。

  学无止境,爱亦无涯,一家四代,你做着你喜欢的事情,我也做着我喜欢的事情,互相学习,一起成长。他们也登上了2019年第一季度浙江“最美家庭”光荣榜。

  张英清家在老庄景苑一区,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仅有一路之隔。“我们一家四代住在一起,门前是精心装扮的优美庭院,还有我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和爷爷的皮影戏工作室。”近日,小编来到张英清家中,见到了其女儿张丹娜,一家四代,齐聚一堂,各有喜好,其乐融融。

  在一楼,张英清的父亲张福林的皮影工作室的白墙上,挂了近百个皮影角色。小编了解到,热爱皮影的他今年83岁了,闲不住,仍喜欢制作各种皮影角色,常常给附近小辈们讲解皮影艺术的传统文化。

  他制作的皮影人物活灵活现,能够直接进行历史故事演义,他也常常赠送给喜欢皮影的孩子们,无形中推动了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不仅如此,浙财经东方学院的大学生们也时常上门拜访,了解皮影戏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张福林一一认真讲解演示。

  “这门手艺活是祖上传承下来的,只要我还记得、能做,就从始至终坚持。”说起这些陪伴了他几十年的皮影,老爷子眼中满是欢喜。

  邻里们都说,张英清一家子身上都带着传统农家那种淳朴而勤恳、真诚而热情的性格,家里文化氛围更是浓厚,家人都热爱阅读,对艺术文化方面也都有各自的爱好和追求。

  2017年5月端午节,中央电视台七套“乡土”栏目组特意来到他们家进行采访,一方面通过张福林夫妻对文化的传承了解嘉兴地区的端午节历史习俗,一方面也对张丹娜他们新一代人的文化创新思路和发展探索进行了采访,部分文化资料拍摄为纪录片留存入国家文化档案。

  时光在往前奔流,虽然祖辈渐渐老去,新的传承却在继续。如果说祖辈是对文化的传承,小辈们则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和发展。多年前,张丹娜以设计艺术学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回到家乡小镇长安,并开办了“南迦艺术工作室”。

  在她的工作室,既有民间传统文化课程也有新兴艺术的形式,她想用自己的方式,在家乡的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艺术的种子,期待他们的萌芽,能传承文化也能创造出更多艺术繁花。

  2016年以来,张丹娜坚持参与新居民子女暑期“快乐学堂”公益教学,曾在海宁市“微爱童行”计划项目服务中还被评为爱心教室优秀志愿者。

  2017年春季,张丹娜发挥所长,与东方学院的爱心大学生一起为当地仰山幼儿园的破旧外墙进行手绘,让幼儿园环境焕然一新,此次爱心行动广受师生好评。

  2017年暑期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活动中,她领读“三字经”并以传统入学“朱砂开智”等仪式展示的形式参与部分教学活动,让村民更好了解民间传统文化……

  由于家庭工作室的文化氛围浓厚,张丹娜不仅时常联合大学生实践团队组织公益性教学活动,2017年7月还承办了长安镇(高新区)妇联组织的“童行未来”项目,为全镇(区)孤困儿童送上了一堂暑期手工兴趣课,还参与了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暑期实践队发起的关爱幼儿“玩转绘本”活动等。

  2018年上半年,张丹娜利用节假日在长安镇修川公园免费开设无涯公益课堂六期。现场,张英清一家都帮助很多材料工具的准备等,活动非常受欢迎。

  下半年,张丹娜组织南迦工作室的老师们化身志愿者,参与到“益路阳光”助残公益项目中去,每月一次,风雨无阻,主要负责手工项目,力所能及地为残疾人贡献爱心力量。

  多年来,张丹娜连续多年多次开办公益画展,义卖画作所得收入捐献给当地社会公益组织,用于贫困学生的资助。

  张英清夫妇现已退休,他们热衷于绿植。种植的花草受到邻里喜欢,张英清便在春季为邻居免费提供种苗,有时还无偿帮助邻居制作大型木箱花盆,让周围的园艺绿化一起美化新农村小区环境。

  其妻子退休前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几十年的工作都致力于妇女儿童的权益维护等。哪怕早已退休了,只要村里有需要,她总是第一时间前去帮忙。

  一家人有时候是利用节假日参与养老院“夕阳红”活动,有时候是参与困难学子的助学爱心活动。

  纷繁人家千万事,书香为伴实是人生一大幸事。张英清家里设置了几个区域:一楼大厅的邻里家长休闲阅览区,二楼小书房的儿童阅读区,三楼教学区即工作室,四楼休息室的艺术书籍学习区、精品阅读区。

  各种书籍的购置累积已达上千册,久而久之远近村民老小都喜欢到他们家坐坐,看上一会儿书,接受书香的滋养。

  对他们一家人来说,学无止境是家训,而活到老学到老是他们一直在做,并且是融进了生活的一个习惯。

  在张丹娜的艺术工作室,孩子们学会“变废为宝”,用手绘的形式画出了各种独特的“井盖”、“石头”、“贝壳”、“花盆”、“竹匾”等,又将变身的石头花盆等赠予邻里,这些带有乡土气息却又美好独特的作品大受好评,成为村民们创建优美庭院的点睛之笔。

  在各种公益活动以及多年教学生涯中,张丹娜发现有许多孩子十分喜爱艺术,但是因为家庭或个人原因,不能经常参加固定课程。

  “艺术教育贵于从小启蒙。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学习绘画,接触艺术,我和工作室的同事们一起,将教学活动发展到网络上,依托抖音等网络站点平台,分享出去。”张丹娜表示,线下也利用节假日在户外公园或者村落文化中心等场所为孩子们带来各种艺术和手工类免费公开课。

  张英清一家人,虽然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各有所长,但每个人在传承民间传统文化上不遗余力。“在我们家,总有一股向心力,指引着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为脚下的乡土做些贡献。”张丹娜笑着说道。

【48812】八路军发现近2000个木箱对八路军而言里边的东西比黄金还宝贵

 

【48812】本以为杨丽萍的竹篮子够奇葩用的 但当我看到窦靖童的木箱时